湯湯川流,中有行舟。

乱谈“不治行检”

看到有小伙伴在纠结“不治行检”,我来胡说八道一下~

不治,行,都好理解,问题的关键,就在于这个“检”字。易中天为代表的很多人把这四个字翻译为“行为不检点”,然后按照现代语义,就被很多人解读成好色了,个人认为这种解读偏差很大(下有详细论证)。汉字的含义在不断地丰富,同一个字,现代汉语和上古汉语的字义可以相差很大,相信这个论点我不需要举例子论证。

那“检”是什么意思呢?

《苍颉篇》:检,法度也

仓颉篇可以说是秦汉的识字书,它的意思应该与三国两晋史学家所使用的意思相近,可以采信。

证据有吗?有哒。

三国志向朗传(向朗就是向宠的叔叔):

初,朗少时虽涉猎文学,然不治素检,以吏能见称。

那他怎么不治素检呢?小时候的事没有记载,不过后来的事,可以窥知一二:

五年,随亮汉中。朗素与马谡善,谡逃亡,朗知情不举,亮恨之,免官还成都。

为了好朋友的性命,知情不报,也是违反法令。这里我要洗白一下,反对“不治素检”就是德行大大的有问题,比如贪财受贿等等:

向朗传裴注引襄阳记:

朗遗言戒子曰:“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,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,君臣和则国家平,九族和则动得所求,静得所安,是以圣人守和,以存以亡也。吾,楚国之小子耳,而早丧所天,为二兄所诱养,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。今但贫耳;贫非人患,惟和为贵,汝其勉之!”

此处可知至少向朗自己觉得自己不贪财。个人认为,人之将死其言也善,向朗还是不会在给儿子们的遗书中颠倒黑白的,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品行优良,若是自己不是好榜样,正常的遗书里应该说“切勿以汝父为范”什么的。嵇康那样不羁,家诫里劝儿子的话都是让他小心谨慎注意言行要守规矩,总之就是不要学自己,真是令人唏嘘。“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”,此处我认为“性行不随禄利以堕”和向朗的真实品行并没有太大的差距。所以“不治行检”由此判断,应该与“贪财”无关。


跳跃思维一下,向朗自幼丧父,缺少严父教育的孩子,不能约束自己是可以理解的。因为郭嘉和郭奕俩人都是,呃,英年早逝,所以我脑洞中的郭祭酒也是自幼丧父。详见我的上一篇同人 童年·初识: https://dearinspector.lofter.com/post/1decd156_b77cb09 (没错这就是一条硬广你来打我呀~)


言归正传,回到曹营,看看三国志曹仁传:

仁少时不修行检,及长为将,严整奉法令,常置科於左右,案以从事。”

从这方面来解读,首先我们可以排除一切与“女色”有关的黑点——请注意
“少时”二字,你要非说曹仁小时候就是风月场中一老手那我无话可说┑( ̄Д  ̄)┍

其次,从这条可知,不修(治)行检就是“严整奉法令”的反义,放在曹大司马的工作环境叫“不守军纪”,放在郭祭酒的在司空府的工作环境我觉得一方面可能是是迟到早退,礼仪不周一类的“不遵守工作纪律”,另一方面可能也是违反当时曹老板颁布的有关法令。

具体是什么法令呢?当然现在无从考证了。三国志武帝纪里建安元年到十二年间,我没发现有什么法令是郭嘉可以违反而且不受惩罚的。不过从其他传里,我想到的第一条,就是禁酒令。(以下纯脑洞,阅读有风险,相信请谨慎)

比如三国志崔琰传裴注附孔融传:

张璠汉纪曰:“是时天下草创,曹、袁之权未分,融所建明,不识时务。又天性气爽,颇推平生之意,狎侮太祖。太祖制酒禁,而融书啁之曰:“天有酒旗之星,地列酒泉之郡,人有旨酒之德,故尧不饮千锺,无以成其圣。且桀纣以色亡国,今令不禁婚姻也。”

另后汉书孔融传:

后操讨乌桓,又嘲之曰:“大将军远征,萧条海外。昔肃慎不贡楛矢,丁零盗苏武牛羊,可并案也。”时,年饥兵兴,操表制酒禁,融频书争之,多侮慢之辞。

以上可知曹老板为了节约军粮,是下过禁酒令的,时间大概在建安五年官渡到十二年征乌丸之间,与郭嘉在世时间吻合。脑洞一下禁酒令时间一长,郭祭酒酒瘾难耐,仗着曹老板宠溺(雾)违反禁令私下饮酒,被陈群同志多次举报后“意自若”,继续喝,曹老板对陈群说“言之有理!”然后转头就对奉孝说:“酒还有吗,分我一点啊~~我也馋啊~~”→_→


放结论:

不治行检”与违反法纪有关,但与贪财好色无关,可能与违反禁酒令有关,可能与迟到早退礼仪不周有关。

评论 ( 6 )
热度 ( 85 )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碣石潇湘 | Powered by LOFTER